鍾文淵
我們練太極拳到底是要練出什麼東西呢?我熟知的一位內地的太極拳師父,常率領他的子弟兵們東征西討,到處比賽,不論是在散手或是推手比賽中,都獲得很好的成績,所以這位師父的名氣累積得很快,短短數年間已有大師的樣子了。這位師父的策略是吸收十幾二十出頭的年輕小伙子,授以短期拳架或是請資深弟子代教拳架,拳架會比就行了,平日的訓練就是長跑、重量訓練、肌耐力訓練、推手攻擊技巧訓練等,配合年輕小伙子的衝勁,果然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連一套拳都還不太會打的學員就可以上場比賽了,還取得不錯的成績,快速的為這位師父累積了名氣,儼然就成為一位大師了。這是我們要的太極拳嗎?這就是我們國內太極拳比賽的怪現象。如果按正統的練習,從拳架的練習來變化身體,再加上推手的練習,少則五年,慢則十年才能真正掌握太極拳的精義,如此苦練可能也還不怎麼能擋得住幾個月練力氣者的橫衝直撞。這不免讓那些按部就班的學習者灰心,也讓他們更加迷惑,懷疑自己所學是否正確?
推手本來就是一種太極散手的練習方式,如今拿來比賽,當然會產生許多問題,我的太極啟蒙王老師以前是一位蒙古摔跤的運動員,他從未學過太極拳前,在推手方面就幾乎沒有對手了,他用的當然是摔跤的手法,學了太極拳後就更加得意了,隨手就把人打得老遠,但在他最得意時,他卻中風了,這讓他仔細的思考他所練的太極拳,他領悟到之前的功夫其實是太極技法加摔跤的技法而成的,並非真正的太極功夫,如今他沒有氣力了,他終於放下力氣,放下所有技巧,真正在太極本質上去用功。在下了幾年苦功後,不但治好他的中風,功夫還高高提昇了。我們看看那些所謂的推手比賽,真的,如果要那樣推手,不用學太極拳,去學摔跤或是柔道就行了。
這是一種怪現象,太極拳的推手比賽,訓練的方式及比賽的情形卻似其他武術,雖這些人自有一些自圓其說之詞:「太極拳是包含了所有武術的綜合武術,所以才稱為太極拳,所以用其他武術的技巧本來就是應該的。」但事實是如此嗎?如果這樣說,那空手道也可以自稱練的是太極拳了,因為他可以說練的太極拳包含了空手道武術,他用空手道方式表現太極拳,如是說,那所有武術都可以自稱是太極拳了。而事實上這種事情也都有發生了,君不見,太極螳螂拳、太極八卦掌、太極什麼拳的比比皆是。如果不好好的去思考,那天練泰拳的,來參加太極拳散手而自稱是「太極泰拳」時,大家也不要覺得太訝異了。
相傳太極拳是祖師爺觀蛇鶴相鬥而領悟出來的拳術,姑且不論其內容的真實性,此傳說中其實是寓含深意的,也就是我們練太極拳要能練出如蛇般的柔體,也要能練出如鶴般的剛體。要使自己的身體如蛇般的柔軟,要使自己的攻擊如鶴般的直接,這就是太極拳的本質。這是身體高度的運用及控制,先賢們實現了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而創造這太極拳這個獨一無二極珍貴的拳種。如果只是重量訓練、耐力訓練等等肌肉訓練就可以練成太極拳,那我們向西方人去學好了,難道他們對於肌肉訓練的理論還會比我們差嗎?凡我有志之士實應審思,絕不可以一己之私而滅了太極之路。
古之先哲已給了我們很明確的練習道路就是—-放鬆。凡悖於此者,均離正道,習者不可不慎。下次我們談談如蛇的太極如何去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