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到底要學多久?

吳汝華

研究太極拳的教授法一直是我們學院的首要任務,有關太極拳教學的傳說很多,但大部份考據不足,很多名人的學習的年份到底是多少不清楚,但有一篇比較可靠的,是吳圖南記載的,是有關楊露禪教清末貴族端王的三位護衛的事, 這個比較不容易造出來 。楊露禪當時的身份很高,是個”公眾”人物 ,文字的記載不會太離鋪。

記載如下:

……端王載漪管理神技營,他任命楊露禪為神技營的總教習。那時神技營裡有許多著名的教習, 如:雄縣劉士俊(練岳氏散手),練形意拳的郭雲深、練八卦掌的董海川,摔跤的周大惠、大祥子等人。但楊露禪是總教習,身份大概和水滸中的林沖差不多,太極拳那時在北京還不為人所知 ,但楊露禪實在技高, 一顯露就令人折服。就當上了這個位子。

多羅淳郡王載治,見端王有個好教習: 就找他哥哥載漪商量,也請他到家中教授,端王同意了,把時間分了一半給他,叫楊露禪和他的兩個兒子輪流在兩府教授。有一次載治到端王府,正趕上端王出去打獵,載治叫端王的三位護衛陪他玩太極拳,三位都不成,端王回府後,載治和他論及此事,載治說:請問他們三人是護衛你的,還是你護衛他們。端王聽話裡有話,答道:當然是護衛我的。載治說他們三個人連我都護衛不了,你說該怎麼辦。端王沉思了一下說:這件事問問老教習吧。於是命人請楊露禪父子來一起用飯。那時端王等人很尊師的,飯後端王提及此事,載治說:請老先生栽培栽培,好教他們名符其實。楊露禪笑道:只要他們好好練。三年之後必然有一番新面貌。

此三人名是:凌山、全佑、萬春。凌山和萬春大家可能比較陌生,這位全佑姓吳,就是吳家太極創派人吳鑑泉的父親。

楊露禪他是中國太極界歷史上記載得清清楚楚的一位。(因為他做過京官,)人稱楊無敵。由他親自調教出來的三位徒弟,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只用了三年的時間。並且他們是清清楚楚地在學太極拳。他是楊澄圃的祖父,楊澄圃是楊氏太極拳85式的定形人。也算是楊氏太極拳的創派人。

如果這些記載是正確的話(不大可能不正確),太極拳由楊露禪三年就學成,也就是說由”真太極” 的楊露禪教,三年可成。

太極拳為什麼教授的時間越來越長?太極十年不出門已不夠了,很多人很認真地練,也是三五十年出不了門,就是自認為出了門的也實在無法和當年的楊露禪比。

為何如此,其實無非兩點: 一是教師本身沒練到真太極,二是:教授法不好,不會教。至於其他的原因,這兒不談,有人說是有人不想外傳而保密引至失傳,這不是主要的,再想保密的人也會傳些人的,兒子總會傳的吧,也沒見有傳下來的。

學問和教授法是兩回事,是不同的”學問” 。就像現在不是人人可做教師的,就算教幼稚園也得讀幼兒師範。

在太極拳的世界裡,學的人很多,想做教師的人也很多,但真正又研究什麼是真太極,又尋找最好的教授法的人並不多。

因此我們相信楊露禪的太極拳非常好,教授法也應該是很好的。所以三年就教出了這三位。

其中一位還是另一派的掌門之父。

不過根據猜測,掌門之父的功夫應該更好些的,不過那時沒有用像機拍攝下來。無法比較!

但太極拳自從有了像機之後,人就開始可以從外形模仿了,從此也能從淺薄的地方著手,而外在深,內在淺。太極拳就變成只能”防跌” 的太極操。唉,太極拳本可以令骨質的密度大量提高,即使跌倒也不易受傷,哪裡只是用來”防跌” ,真可憐!鍾文淵先生的老師林久惟先生,在六十多歲時騎摩托車,在等轉燈時被打瞌睡的貨車司機撞了出去,飛得老遠,也沒住院,這是什麼樣的骨質?

鍾先生說現在他雖然年事已高,卻仍像年輕人一樣靈活,隔壁球場打球他看不到,就爬上牆去看,這樣的老人才是練太極拳的老人!

在回到之前的話題,說太極拳三年教成是有例可尋的,如果教了很多年也教不成,就表示不是這個太極拳有問題,就是教太極拳的人有問題,不然,怎能不成?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