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華
根據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太極拳皆是以圓圈組成,全體無招架、無招式之拳術,正是立圓、平圓、斜圓,無數手足腰之圓圈在旋轉,至登峰造極時,會令敵人無法進入,形容稍誇張是潑水不入的 ,感覺練至敏銳處,敵人稍心意一動,即被拋出,是為神明!」
楊澄甫先生也曾說過︰「凡輕視架子者,皆未得架子之規矩精意者也。架子為最要之基礎,久久練之,身體方能重如泰山,輕若鴻毛!若不練架子,雖多推手,身體仍有不穩之時,易為人所牽動。」
各位沈浸在太極的愛好者,你們是能明白楊老的意思嗎?
重如泰山,就如字面的解釋,是重量如泰山嗎?但練太極拳何以重如泰山呢?而輕若鴻毛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呢?相信這是值得你們去深思的。
最近電視上映的一套劇集叫《太極》,主角巫馬彷彿打的好像是太極拳,但其實他所打的是充當太極拳的少林拳,因為演員出拳的招式的速度是與太極拳遠遠不能比擬,太極拳的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當然是電視劇只是為了娛樂大眾,所以孰真孰假沒有關係,只要觀眾看得開心就成了。但如是真的太極拳,如果對手是楊澄甫,相信敵人在還未走入他的攻擊範圍,就被擊倒了,這就是太極拳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存。
言歸正傳,之前我們總是再三強調推手在太極拳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環,練太極拳必須要多練推手,因為要練習身體的聽勁,在過程當中學習控制自己及控制對方的感覺,從而練習控制自己及控制別人,從被動變成主導。因為太極拳就是要成為「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人。
我們學太極拳,必需以抓著它的精粹,不要因只掂著它的皮毛而沾沾自喜。會說太極拳的人很多,可是懂得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就如「鬆」一概念,很多人口裡唸著「鬆、鬆、鬆」,身體卻是僵硬得很,或者是軟了,我看到的人大部份都是硬的和軟的,極少的人是「鬆」了!
當我們看到《太極拳論》時,王宗岳大師寫的東西,是他已經將所以的東西完完全全都寫出來的,無法再寫了,當然他是最後的總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