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閒談

吳汝華

楊露禪一開始找了三個衛士開始學習,當時為什麼不教一百個衛士,兩百個衛士,三百個衛士呢?

最主要的是,教人太極拳是很辛苦,必需要手把手教的。入門引導須口授,就像母親含辛茹苦的教養小孩般,自然是一個一個教的,太極拳能夠大隊操練嗎?當然不能!

楊露禪說:「只要他們好好練,由現在起我要好好的教他們。三年之後必然有一番新面貌。」

但是他們為什麼要三年之久呢?是因為這些衛士本來是很有力的,而太極拳一定要無力,一定要鬆才行。這對一直都是學習力量的衛士來說很困難的,所以一定要三年才行。但說句實話,三年也算是很快了了。

我的老師顧師教江青學太極拳,也教過越南的胡志明。我老師住在上海,來到北京教拳也是不容易,況且教這種大人物,不可能一直教三年,最多就教三個月吧,三個月能教什麼呢?不就是做一點架子,這也算是太極拳嗎?當然不算了,勉強就是太極操了!

鍾師《縱橫太極》其中有一段做一個比喻…如果學習的是外家拳,那就是在舊結構上做強化工程,年輕人的結構尚好會傾向於整修強化,年長者已弱,整修可能太吃力,會傾向重建。

太極拳採用是把舊結構拆除,重建鋼骨結構的方式,這個方式雖好,但費時費力且舊結構拆不完全不能重建新的結構。…例子來說:拆除一個舊房子,要把牆壁打掉很容易,但到了拆除最後的梁柱時,就是一個最難的工程。也就是…隱藏在內的力量是很難去除的。

一般來說,外家拳當然是以力量為主,但太極拳卻是要練無力的,在最後去除內在最後力量時,是上不上又下不下的一種感覺,什麼都沒有,最容易讓人們失去信心。太極拳本來就是很難練的,如果能朝著夢想希望練成真的太極拳,又能練養生,又能夠技擊,這是多麼美好啊,關鍵就是在”拆除最後的梁柱”,這決定了練太極拳的人能不能入門的基礎。

太極高手歷史上自然有不少的,但奇怪的歷史上極少知名的女性太極高手,為什麼呢???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