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黏(下)

鍾文淵

黏的功夫的進階

一、身體的黏

如果雙手的黏性有感覺時,應進一步修練身體的黏性。所謂身體的黏性是將身體的球體拆成無數個小球的結果,關於拆解身體大球變成許多小球的過程及方法,我們會用一篇文章來說明,基本上,只要先瞭解,具有身體的黏性,當對方摸到我們的身體時,會覺得被吸住,好像被黏住一樣很難抽回來。

二、擒拿

當能黏住而控制對方時,只要加入我丹田的纏絲勁,就成了很完美的擒拿,並無定型,隨我所欲,手到擒來。

三、黏著打

再進一步就是散手的應用,黏著對方打,對方被制,並無還手之餘地,但這也必需要將我們的球體拆成許多小球體時才能完成。我們也先瞭解,我們是黏著對方,侵入對方的空檔之中擊打。遊身劈掌的功夫有一大半也是從這裡演化而來的。

結論

拳論有云:「沾黏連隨不丟頂」,其中「沾黏連隨」是一個接手的順序,接手先沾(關於沾詳見於縱橫太極),接著是黏,和對方肌筋骨合一就是連,最後對方就會隨我們的丹田運轉而受制於我們。「不丟頂」除了是被動的要和對方黏合不離外,更要主動的控制對方,讓對方被我們黏住,想要丟掉我們或是要頂我們都是無法的。沾黏連隨是太極拳一個很基礎也很重要的的功夫,而要做到此功夫,沾黏為先,這是需要一步一步去訓練而成的,要注意的是黏是用全身去黏,包含手及身體。

實際的功夫是實實在在的鍜練才能成功,先求知己,再求知人,才能討論到黏著的控制,這是一步一步實際進修而得,只要有方法,相信一定可以學成。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