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欽華
小朋友學習寫字,一開始是從零開始,因此都是模仿著老師的字,一筆一筆的慢慢寫,到了解寫法以後,就會自己寫,雖然字都是東倒西歪的,但也是確確實實的學寫了一個”字”,而不同的小孩,就算是模仿同一個老師的字,但寫出來的字也不盡相同,因為每一個小孩都是獨特的”字”。
生命的出現,都是由單細胞慢慢的分裂,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這過程很緩慢,在二、三個月之後,雛形就慢慢出來,但是也許還是看不出是一人,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小團的東西,會在十個月之後,可以呱呱落地的,成為一個健全的嬰兒,在演變的過程當中, 變成真的”人” 了 !
因此一開始學太極拳的人,也是慢慢的在模仿老師,不會一開始就是走到了真太極的路,那時打的都是「假」的動作。 但人總不能一直都只是在模仿,因為一直的模仿就會令人失去了能夠正確理解這些動作的機會,學習者應該多去想一下老師所講的、所做的動作,以及背後的理論。一面用眼睛去學習,一面去思考老師所講的內容,從而在形體的動作上去深究每一個拳架的精要之處,而不應持有倒模般的學習態度,人云亦云的將動作抄得一模一樣,而忽略了個人在學習太極時的參與及思考。而是應在深思熟慮及認真練習之後,發展出一套屬於「你」自己的一套太極拳,當然這是學習到後來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