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華
曾幾何時,當“生命在於運動” 的觀點提出來時,世界上很多人都開始學習做各種運動,但很快就發現很多運動項目都不適合用來提高人的健康, 反而會令人受傷! 就如隨便選擇了奧林匹克的某些項目來做,是不行的,因為那些運動的主要目的是挑戰人類的極限,而不是為人帶來健康!
幾經痛楚後的選擇,目前比較能為人帶來健康的運動並不太多了,其中有瑜伽、太極、部份健康舞、行山、…
我們在此只談我們最熟悉的太極:那太極拳是否必然能為人帶來健康?
答案:不是!
據本院不完全的統計,來本院重新學習太極拳的學生中,(已在其他地方學拳多年的人士)大部份都不健康,最常見的是膝蓋痛或全身骨都痛,其次血脈阻塞,一練就混身出汗但手腳冰涼,還有是搞錯了“涵胸拔背” 的含意 ,令胸塌進去甚至常年咳嗽的……這些都是很用心學過太極拳的人,否則也不會想來再學。
因此如果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應該將一樣“消費品” 的優點和缺點都讓消費者了解,不能只談好,不談壞!
我們不否認正確的太極拳確實能為人帶來健康,不但如此,還能治好很多頑固的疾病,其中最容易治愈的是骨方面的疾病,如骨質疏鬆,膝蓋痛等,在我們學校三個月就幾可痊愈。但疾病中有很多人以為很容易醫好的疾病卻是很難醫的,排在首位的就是血壓方面的疾病,無論血壓高還是血壓低都很難醫好,比醫治癌症還難。血壓病對太極拳要求的“正確” 程度非常地高,不是亂打打就會好的。 我們相信很多已練過多年太極拳的高血壓人士也是自已是知道的,練了這麼多年倒底好了多少?
其實只要大家稍微想一下,如果太極拳是這樣容易令人得到健康,那太極大師們是當然的超級健康長壽了,個個都應該是“人瑞” 才對,為何並不多見? 可見即使是大師以前也可能有些練偏的。
大師如果也不容易練“正” ,那為什麼現在的普通太極教師卻敢到處宣稱太極拳對很多城市病是有治療作用的?究竟是他們自已研究出來的,還是哪兒得出來的? 我們學院已小心亦亦地作了多年的研究, 現在總算敢作小小發言 。我們真正是是越教越小心,是越教越謹慎!
不久前,中國的安徽馬鞍山專門開了一次關於如何“ 界定太極拳的概念”﹐和“如何正確引導太極拳與太極運動摶播者 的會議。可見太極拳的傳播中大有問題存在。否則更本不需要這樣的會議!因為年年都有數不清的“太極拳” 比賽,有數不清的冠亞季軍出現!那些冠亞季軍人馬不是最好的權威嗎?由他們出來說說話不就行了嗎?他們所出的太極拳VCD不就可以引導人學太極拳、練太極拳了嗎?還用得上現在再來開這樣的大會來 “界定太極拳的概念” 嗎? 不是越活越回去了嗎?
但是倘若這些冠亞季軍人馬並不能成為太極拳的“權威” 人士,也無法建立令世人信服的“ 太極拳的概念 ” ,那這些太極拳比賽是比什麼呢?就比一個“空架子” ?
請學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