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由粗糙開始……

吳汝華

粗糙的第一階段:
  太極拳猶如一個球體,以人身體的丹田為軸心,腰與跨為圓周。
  初學太極拳的新生,他的拳套必定十分粗糙,因為球體還沒有形成,身體的組合仍處於一個散亂的狀態。機械性的模仿,過於著重招式的外表,須要經過一年的練習才可以進入較為細膩的訓練。

較為細膩的第二階段:
  這一年要做的功夫是整形,就是步法, 身法和手法的練習。
  首先是步法,需知每一個人身形不同,要練出適合自己的步幅。
  其次是身法:如果身法未能端正,經常會前俯後仰,左右歪斜,聳肩弓背。這階段就需要把身法架正。
  再次是手法: 即手形,手指練習放鬆,不能用力伸直,要舒張得自然, 手腕平直,沉肩墜肘。
  經過一年的練習,拳架基本有點兒規矩了。前後兩年的基礎訓練完成了,便可以開始第三階段的整合訓練。

太極拳正式開始的第三階段:
  十分艱難的一年。鍾老師的學生須要用上三個月的時間合成了第一招。
  現在鍾老師的班裡約有二十個學生,他們的第一招已經進入「合成」狀態。儘管只有一招而已,第二招的合成也開始出現了,而且需時比第一招快; 所以同學們都十分雀躍期待。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