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極拳養生和技擊功能會是一體練成的???

吳汝華

鍾文淵先生在他的《縱橫太極》一書中說到:如果練了一輩子太極拳仍體會不到太極的功夫,(”技擊”)那可以說此人的太極拳一定有某種程度嚴重的漏洞,這種有漏洞的太極拳其實在健身的效果上是非常有限的。此論必定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服及責疑,所以有必要將此作一個大概的說明!

太極拳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拳種,大家都知道她是”不用力” 的,這是一個非常不得了的特點!

先說不用力用什麼?有人說是用”意” ,其實”意” 只是一個代詞,就像我們說某些人賺錢不用力用”腦” 子一樣,(俗稱”食腦”), 就是用腦力代替體力 ,用意不用力也是這個意思,用腦子去尋找打拳不用力的辦法!

打太極拳不用力可以利用本身的重量,也就是地球的吸力;和重量的反彈,(也稱作浮力),就此一點將太極拳與所有的拳種明明白白地分開了。

人不用力,就是放鬆 ,現在很多人學瑜伽,主要就是學放鬆, 放鬆對人的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這一點無需再多說,大家都知道的。但如果不去學習瑜伽人有機會放鬆嗎?當然有了,人在沉睡時就是放鬆的,因此人體的很多機能都能在睡時都能得到修復 ,新陳代謝的工作也是在睡眠時做得最好。所以有時人病了不一定要吃藥,睡一覺就好了,就是這道理。但是如果睡眠是最好的養生,那人就不必運動了,生命就不在於運動了,而在於睡覺了!

太極拳也是運動,但她和普通的運動完全不一樣,她是不能用力量去完成的一種運動, 這樣她才能將運動進行到身體的”裡面” 去,練拳時身體要像睡著時一樣的鬆!

但是運動時的放鬆比靜止狀態的放鬆要難上千倍,不過功效也要大上千倍 ,她可以修復在睡眠時無法修復的器官和機能。僅說排毒一事,現在常說到排毒兩字, 什麼是毒?對人體來說,不需要的東西就是毒, 放鬆的運動比放鬆的靜止狀態不知要排走多多少毒,能將人的身體打掃得干干靜靜,因此新陳代謝也會轉快,各種損壞的器官都能修復好,人就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年輕!這才能稱得上養生!

再說技擊,當人的身體在放鬆狀態下”運動” ,她的體內就開始發生變化,體內的空間就產生了,”鬆” 假定是一個棉花的狀態,那空就是棉花的空隙括大,這只有是在”鬆” 的狀態下”運動”才能產生的,不動是不會產生的。當空間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時,你就像一個打足氣的球,別人碰到你就會被彈出去,如果你練到這樣的情形出現,也可以說是技擊功能的初步顯現! 因此太極名家常會用發勁來向人顯示內在的功夫,(可惜的是其中有些名家都不是體內的空間將人彈出,而只是一些技巧和力量而已。這是題外話。)

再由於太極拳是放鬆了肌肉在運動,肌肉是”掛” 在骨架上,因此骨骼需要承受極大的負荷,久而久之骨骼就變得非常密實;還會漸漸粗壯。有粗壯的、非常密實的骨骼自然就能健步如飛,(所以老人家也能健步如飛)同時也因為是以骨骼為主的運動,無論是跑還是跳都不會受到肌肉的影響(肌肉和骨骼的運作速度不同,不能同時使用,否則慢的會拉慢快的。),手臂也同樣如此,也有非常快的速度,在散打時能發揮非常凌厲的攻擊,既有沉重的骨骼量,別人出一拳你又出三拳,以寡敵眾又何作為奇?

(順便說一句:太極推手並不是太極拳的武功部份,只是用以驗證太極拳學得如何的方法。)

因此太極拳養生和技擊功能是一體練成的,都是依賴”鬆” 字練成的!絕不是分開去養生歸養生練,技擊歸技擊練。這一點請眾多學者切記切記!否則學一輩子太極拳卻一輩子都在太極門外遊蕩,很可惜的!

分享文章